上文我用「整理术」整理B端思路,在文中我对整理步骤中的掌握状况进行了拓展,建议设计师在早期就应介入项目,对了解问题的本质有着重要作用,更清楚了我们要做什么。
京东设计师:我用「整理术」整理B端设计思路(上)
在接触设计之初就曾阅读过一本关于整理的书籍,佐藤可士和的“超级整理术”,书中的内容对我深受启发,在往后的工作中我也一直秉承“整理”的概念去解析问题。当接触 B 端后越发的觉得整理的重要,B 端信息量大、逻辑复杂,常常需要前期进行仔细的整理才能使本质清晰可见。
阅读文章 >>
经过需求分析、设计调研后,整理信息的因果关系。设定优先排序,舍弃不必要的信息,排除模糊不清的问题,找出“这个因为这样所以变成这样”的关联性,整理成具有整合性的信息。明确了产品的业务目标和设计目标,接下来开始进入具体设计实施阶段。
在数据产品设计中,往往需要设计师对其背景、场景充分理解,将无序的信息进行组织,把所有零碎的需求点串联起来,按照一定逻辑排列,使其结构合理,并在脑内形成规律图形。
这样我们就得来了概念方案,在概念方案产出后,它是初级的构思方案,需要我们通过有效且合理的评估方法,具体化概念的方向。或者单独讨论每一个小需求的方案,得出优缺点,继而讨论所有设计方案的优缺点,组合不同方案的优点,得出一个合理的深化概念组合方案。在评估过程中我们可采用二维知觉图进行初级评估。
△ 二维知觉图示例
那么在我们具体化概念方案的时候,我们可根据通过沉淀信息形成的组件和方式方法在强化我们的概念方案,使其逐步完善、明确。
我们的沉淀是如何得来的,并不单单是自身的工作经验,也不是单纯的通过看其他人写的经验文章,亦或是别人给你提建议。我们需要通过行动来证明经验的可行性,有些经验形成了法则般的存在,并不是作者理论得出的结果,而是通过一次次的试验不断的进行验证修改整理,循环往复经过千锤百炼得出的可复用可传播的经验。那么你也需要整理验证别人的经验是否适合你,是否适合这个项目,通过行动去验证,去归类,最终整理出一套自己的经验沉淀。
△ 库伯学习圈
例如你在设计B端表格的时候会进行数据过滤,考虑搜索、筛选、视图、分页如何展示。也会考虑表格中的字段类型,而每一个字段类型都会有相应的差异。形式的不同落到表格上就会有不同的呈现形式,在关键数值的处理上,也会差强人意。在用法上也会有各种分类基础表格、树形表格 、子表格 、交叉表格/表头分组等等方式,要如何合适的去使用,那就需要结合你行动得来经验进行导入,尝试筛选的组合方式有没有提升筛选的效率,表格的类型能否既简洁又能展示出你想要的数据,在行动过程中继续沉淀整理经验在合适的地方去展现。
我们在整理的过程中切忌臃肿,有时会以解决问题为导向不断的添加东西,比如这里多个弹窗,那里多加个按钮点击后跳转等。会使简单的东西复杂化,这时我们就要思考“奥卡姆剃刀”原理。
“如果用较少的东西可以把事情做得同样好,那切勿浪费较多东西去做”
这个原理常被称为“如无必要,勿增实体”,也叫“简单有效原理”:抓住本质,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两步能做成的事情就不要三步。也切合整理的本质,因为整理归纳的过程也是把不必要的进行舍弃,比如有些编辑页的设计会把编辑的内容存入草稿箱用以保存,那么此功能是所有编辑都需要的吗,要知道此功能的添加就会使整个操作流程和交互都产生变化,如果编辑内容没有那么多,内容不是很重要,或是已进行分布操作进行了缓存那还需要吗?
我们在设计的时候,都需要这把“剃刀”好好的削一削:界面的元素是不是太多了?比较长的文案是不是有其他的处理方法?流程步骤能否简化?每多一个元素和步骤,不仅增加了用户的认知成本,还降低了用户操作效率和功能的使用率,这当然不是一笔划算的生意。
让设计更有说服力的20条经典原则:奥卡姆剃刀
编者按:我们都知道在设计中简化不必要的元素和操作会提升产品的效率,那么这是什么原理呢?又有什么注意要点呢?
阅读文章 >>
我理解是说我们要找到问题的本质,整理出最想要解决的问题。
找到问题其实就像我们在雾天黑夜行走,看不清道路,不知该往何处走,即使胡乱前进,也有可能被绊倒或掉入深坑。可是,边走边掌握情况相当于拨开迷雾看见北极星的方向,向着指引的方向出发终能到达目的地。
并且有时需要我们进行逆向思维的思考,每样事情都是具有两面性,坏的事情也可以找到好的作用,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创新并非总是靠突如其来的天才想法,还可以靠正确的思维方式来达成。从不同的方向看待问题说不定就会获得意向不到的答案。
通常有这六种常用的逆向思维的方法:A.结构逆向、B.功能逆向、C.状态逆向、D.原理逆向、E.序位逆向、F.方法逆向
对于B端的整理就是对“信息的整理”和“思考的整理”。信息无法触摸,但是肉眼可见,只要确实掌握信息之间的关联,形成合理的路径就能对信息进行归纳整理,使其变得有迹可循。思考整理就是整理思绪,将思绪信息化,将原本看不见的事物可视化整理。当你将这两点整理出来就会将信息明确化,这样对方想表达的内容和自己想表达的内容可以相互对照,沟通起来自然顺利。
对于设计师来说,表现层的方面无疑是最熟悉的,但是用户想要什么我们就给他什么吗?
很多设计师在做设计的时候只考虑了表现层和框架层的东西,很少去想究竟为什么要做这个需求,只停留在表面的美妙呈现上,这样做出的东西往往既抓不住用户痛点,也无法满足商业需求。而产品思维正是要我们从下到上,从宏观到微观,从抽象到具体地去思考整个产品,最终才能将互相冲突的两条线平衡好。
欢迎关注「JellyDesign」的小程序: